基礎知識:激光驅動白光光源
在光譜分析領域,光源性能往往是決定檢測精度與應用范圍的關鍵因素。傳統光源如鹵素燈、氙燈等在亮度、光譜范圍和壽命上的局限性,長期以來制約著高&端光譜應用的發展。
激光驅動白光光源(LDLS,奧譜天成ATG7500系列),以前沿的激光泵浦技術與等離子體發光機制,徹&底&顛&覆了傳統光源的性能邊界,為半導體檢測、生命科學、環境監測等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。
01 技術原理:從電致發光到激光驅動
激光驅動白光光源(Laser Driven Light Source),簡稱為 LDLS,是一款借助高能聚焦激光束驅動氙燈離子體的超高亮寬光譜光源。此系列產品能夠在 170 納米至 2100 納米的光譜區間內,展現出超高的發光亮度。
舉例來說,在 DUV+(170 - 300 納米)波段,其亮度是氙燈等傳統光源的 10 倍有余。并且,相較于傳統光源,該光源的發光壽命大幅提升,整整高出一個數量級,達到了超過 9000 小時。

ATG7500 系列光源的核心優勢源于其獨&特的工作原理。傳統電致發光光源依賴電極放電激發氣體發光,而 LDLS 采用激光泵浦等離子體技術:通過 65W/30W 激光束聚焦激發氙氣介質,形成直徑僅 100μm 量級的高能等離子體。當電子在激光激發下躍遷至高能級再返回基態時,會釋放覆蓋 190-2500nm 的寬光譜光子。
這種無電極驅動設計帶來了三大突破:
亮度提升 10 倍以上:在深紫外波段(170-300nm),ATG7500 的光譜輻射亮度可達 185mW/(mm2?sr?nm),遠超氙燈等傳統光源
壽命延長至 10000 小時:避免了電極損耗,耗材成本降低 70% 以上
光譜穩定性達 0.15% STD:等離子體質心位置波動小于 0.15μm,確保長期測量數據的可靠性
02 三大性能優勢

超寬光譜覆蓋與平坦分布
ATG7500 系列實現了從紫外(190nm)到近紅外(2500nm)的全波段覆蓋,且光譜功率密度分布均勻。對比數據顯示,其深紫外波段強度是傳統氘燈的10倍以上,在半導體光刻膠檢測、紫外光譜成像等場景中,能提供更精準的吸收與散射。
高亮度點光源與高效耦合
175μm×415μm的等離子體尺寸,使其成為理想的百微米級點光源。配合 0.4-0.6NA 的數值孔徑,可高效耦合至600μm光纖(耦合效率>0.53W)或光譜儀狹縫,特別適合微芯片、生物細胞等精密樣本的成像與分析。
長壽命與低維護成本
傳統氙燈壽命通常僅 1000-2000 小時,而ATG7500系列通過無電極設計,將光源壽命提升至10000 小時以上。這意味著校準間隔延長5倍,顯著降低了科研與工業應用中的維護成本。
03 應用場景

生命科學和生物成像
光譜儀&單色儀光源
半導體檢測
紫外光譜成像
04 奧譜天成ATP7500系列

ATG7500豐富型號參數可供選擇:
